“.中國”域名磨一劍需10年
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(CNNIC)代表中國提交的簡、繁體“.中國”域名國際申請日前已通過互聯網名稱與編號分配機構(ICANN)的評審。這意味著誕生于1983年的域名系統在被英語語種獨霸27年之后,終于正式迎來了包括中文在內的多語種域名時代。未來數月內,全球數十億華語網民就可直接使用簡體或繁體的“.中國”域名訪問互聯網。為了這一天的到來,中國科學家努力了10年時間。
“7個人、一間辦公室、滿地電線、一臺和臺式機主機箱差不多大的服務器……”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首席科學家、CNNIC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錢華林回憶起CNNIC成立時的情景,不免有些感慨。1997年6月3日,CNNIC正式行使國家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職責,在全球根域名系統“插上”一面中國國旗或可以代表中國的標識,從此成為中國互聯網技術專家共同的心愿。
中國網民目前已突破4億,是全球網民最多的國家,但中國卻不是互聯網強國。在中文域名誕生以前,雖然網頁是中文的,瀏覽的內容是中文的,可作為互聯網基礎服務的域名,也即輸入的地址卻是英文的。
“‘.中國’域名歷經了10年的奮斗,多語種域名本身遲早會被提出來的。最早提的是華人,因為中國基于人口數量來說是互聯網潛力最大的一個國家,而且中文與英文是完全不一樣的。”錢華林說。
中文在國際上叫“漢字”,除中國外,日本、韓國、越南等國家都會用到“漢字”。各國考慮的角度和需求不一樣,經常會有爭論。比如中文的繁簡是否等效問題,諸如此類的分歧為中文域名寫入全球根域名設置了諸多障礙。